历来往事成回忆 仰止高山永耀光
--参加大姨娘告别仪式兼谈重情重义的永修人
2023年12月23日
叶建华
地冻天寒奔故乡,伤心落泪送姨娘。
历来往事成回忆,仰止高山永耀光。
冬至前夕,我国不仅北方经历着极寒,而且南方也遭受着近年来少有的寒冷侵袭。
地冻天寒未能阻挡我奔赴故乡,送93岁的大姨娘陈远香最后一程。
12月21日上午,我从北京首都机场乘飞机到达南昌昌北机场。弟弟叶敏接机在永修县城看望老父亲后即往梅棠镇为大姨娘送行。
在表兄弟(妹)的安排下,门前禾场树起了悼念门牌,搭起了只能挡雨雪,不能挡寒风的硕大帐篷。
飞机降落昌北机场
我和叶敏、建岗、大头、妙金兄弟们长跪在大姨娘灵前焚香燃纸,泣不成声,祝愿大姨娘一路走好!
冬根、木根、秋根、福根、冬莲等表弟(妹)含泪告诉我:大姨娘临终前多次念着“建华!建华!”的名字,希望能见到我。让我十分愧疚,未能为大姨娘床前送终,让她十分牵挂着我离开了人世。
大姨娘和大姨父夫妻恩爱、夫唱妇随,养育五男一女,饱尝着生活艰辛。大姨娘一生孝敬长辈、爱抚后人、纯朴善良、和睦邻里、热心公益。子孙后代传承家风,事业有成,有的担任梅棠镇敬老院、村和村民小组领导,广受村民们尊重。子女后代对大姨娘十分孝顺,重病期间,有的辞别工作,轮流值班,24小时全天候床前尽孝,尤其表妹冬莲更是体贴入微、精心照料、孝心可嘉、犹如御寒棉袄。他们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陈规理念改写刷新,激荡起一缕新时代清新家风。
叶敏弟昌北机场接站
克勤克俭、助人为乐是大姨娘的突出美德。据表妹冬莲介绍,晚辈们逢年过节孝敬大姨娘的钱,她老人家很少花费,积沙成塔,临终时积累四五万元。临终前交待子女对她的丧事要从简,不要铺张。她将四五万元,悉数分配给了子(女)孙后代,每一笔钱都有用途说道。令我们十分感动的是,大姨娘交待二媳妇,为我们五个外甥每人留下200元“子孙钱”,希望我们永远有钱用,要我们必须收下,是大姨娘的一片心意。我们将这两百元视为珍宝,永久保存,作为对大姨娘的永远缅怀。
由于大姨娘和表兄弟(妹)家人丁兴旺加之人缘好,尽管天气寒冷,前来参加告别吊香仪式的亲友多达300人之众。锣鼓声、鞭炮声、哭泣声糅为一体,热闹非凡、响彻云霄。白、红、绿孝帽混成一片,蔚为壮观(按照老家风俗,子辈孝帽为白色,孙辈孝帽为红色,曾孙辈孝帽为绿色)。
有一位知名专家曾经说过,一个人临终时,如果有250人送行,就可算做人特别成功。大姨娘尽管没有读多少书,不认识多少字,但却有着大智慧,善良心,无疑是人生的特别成功者。其高贵品德和大智慧令我等高山仰止、永为楷模。
我的故乡永修,民风纯朴、博大包容。因江西自古是福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湖南、河南等地许多灾民慕名来到永修谋生落户,如今许多村庄多省村民同居,和谐相处,长期以来培育了团结互助、助人为乐、奉献为荣的乡村文化。村里一家有事,全村援手。红白喜事,无须登门请助,村民们会主动上门,并按各自特长,承担不同角色,在师傅、长者协调下有序运行。
另外,结拜义父义母传统风俗传承久远,至今仍然方兴未艾。义子义女堪比亲生子女,一经结拜,世代相传。大姨娘为人和善,口碑良好,加之子女众多,自然成为结拜者优选,因此,大姨娘不仅亲生子女多,结拜的义子义女也不少。
最后送别吊香,在室外寒风中开设了近30桌席。几十辆各式小轿车停满了半个村子,成为一道乡村风景。
老父亲深情为大姨娘吟书挽联
我们偶尔与来自江上乡耕源村的73岁的徐叔和她女儿、外孙女小朋友同桌。在席间交流时得知,徐叔家长辈与大姨娘的婆母是结拜亲戚,已经传承走往了70多年,经历了几代人。他们两家逢年过节都会互相走动,互送年节。徐叔回忆起许多往事,盛赞大姨娘一家为人和善、情深义重。他们虽不是血缘,却如同血缘,源远流长。也正因为两家情深,才有了这天寒地冻老少三代远道而来为大姨娘送行告别之举。相聚而来的两三百人,每家每人都有一段与大姨娘及子女后人友好情深的故事。
我93岁的老父亲在大姨娘病重时间多次前往看望,对大姨娘去世深表悲痛,他深情为大姨娘吟书挽联一幅:
一生勤劳苦度日尊老爱幼慈善心;
晚年幸福子孙贤病重儿女伴床前。
老父亲对大姨娘敬佩有加,对大姨娘为人处世给予了高度评价。
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甚至昂贵的物品,但却买不来情义。情义的维系主要是相互感动温暖的神经。
相对于生活在水泥丛林老死不相往来的一些城市居民来说,很难理解乡村乡民那种纯朴无私、重情重义的乡村文化。
这种乡村文化,虽然有些粗犷、原始,却是源于良知,十分珍贵。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谁也不可能一人包打天下,也有金钱买不来的东西,谁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谁都向往归属、温情、安全。因此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值得挖掘弘扬。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永修殡仪馆为大姨娘作最后送别。大姨娘化作一缕青烟,飘然远去天堂,留给我们的永远的思念缅怀。
此次匆匆奔赴故乡为大姨娘送别之行,让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对重情重义的家乡人增添了更多敬意,对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振兴有了不少思考,受益良多、启迪无穷。
特吟此诗为纪感怀。
责任编辑:万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