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1930.4.19-2020.9.17),字仕龙,号青槐,1930年4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新阳乡易家渡,2020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李铎先生曾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历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荣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中国书法家协会)。2006年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宣部)。2009年荣获“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中国文联)。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
纪念李铎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在京举行
2023年9月17日上午,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和北京泰龙书画院共同举办的纪念李铎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在北京中成天坛假日酒店地坛厅举行。
追思会现场暨庄严肃穆又典雅温馨,讲台两侧以及会场后面排列着书法家们创作的诗词书法作品,大家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诉说对李铎先生的缅怀和崇敬。展位正中间是李铎先生的一幅遗作,大气磅礴,格外引人注目。
上午10点,追思会正式开始,主持人情真意切的主持词,把大家带入了对李铎先生的无限思念和缅怀之中。现场灯光变暗,大家静静地观看大屏幕专题影片,被李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深深打动和感染,仿佛李铎先生又回到了人们中间,李铎先生的学生们和不少与会嘉宾感动得热泪盈眶。
出席李铎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嘉宾
出席追思会的嘉宾有:
陈士富: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名誉会长
李玉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名誉会长
李少青: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会长兼秘书长
胡正跃: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外交部副部级大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李栋恒: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顾问、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桑福金: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原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罗 杨: 中国文联办公厅原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苗培红: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张坤山: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维权委员会副主任、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连江州:中国书法家协会党总支原副书记、中国书法出版社总编辑、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郁志桐:北京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纪清远: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北京市职工书画协会会长、北京西城文联副主席兼美协主席
卢 平: 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民革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女)
蒋镶赢:北京中成天坛假日酒店业主代表
孔维毅:人民教师、李少青会长小学班主任(女)
陈培伦: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梁子英:陈培伦先生的夫人(女)
毛广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分会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张建平:北京艺丰雅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
赵 健: 天拓数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分会副会长
甘海斌:原总后勤部秘书局、管理保障局副局长
孙孟武: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秘书长
李增瑞:军队报刊主编
高 文: 湖南省永州市驻京办事处主任
李 钢: 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彭相泰: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会长、北京泰龙书画院院长
陈湛华: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会长(女)
石雅莉: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会长(女)
杨 光: 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会长
赵海明: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李铎先生的学生
杨崇学: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刘晓山: 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赵冠一: 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邹正桃: 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姚惠敏: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周建远: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崔勇波: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陆千波: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李铎先生的学生
轩辕康健:李玉赋同志秘书
王堂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办公室主任
高铭鸿:铭酒天下(北京)国际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女)
关 阳: 北京欧盛恒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女)
甄晓蕾:北京光尘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女)
王嘉宁: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秘书长
邱银武: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秘书长
段少飞: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秘书长
樊明雪: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女)
吴大鹏:著名主持人
孙 霏: 著名摄影师
关 毅: 书画频道摄影记者
高 群: 新华社原摄影记者
曹发来:著名摄影师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书法报社、当代书法网等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大会。
纪念李铎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现场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李少青会长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会长兼秘书长、外交部原副局长、李铎先生之子李少青先生首先作主旨发言.他说:“今天,9月17日,是我父亲李铎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举行追思会,不仅是追思与缅怀我父亲,更重要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先父李铎先生自幼习书,一生献身书法艺术,为书法事业繁荣和发展、书法艺术创作和教育,贡献出毕生精力。他遍临古今名家碑帖,广集博采,兼收并蓄,独树一帜,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独特书风,形成了正大雄秀的“李铎书体”,雅俗共赏,享誉海内外。他大力提倡继承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形成了以‘临、立、变、创’为代表的书法理论体系和艺术风格,被誉为真草篆隶行诸体兼善、诗书画印皆精的艺术大家。他的一生,把爱党爱国爱军融进笔墨,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融进字里行间,做到了以情系国、以心爱国、以身许国、书法报国!他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体现出一名文艺老战士的高尚品德。他不忘初心,在报答感恩、奉献回馈之路上一生奋力前行,他德艺双馨的崇高之举充分体现出一名军旅书法大家的大爱情怀。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启示,正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并且要努力弘扬和传播的。我们于2019年1月6日成立了李铎书法艺术研究会,隶属于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民政部注册的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李研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聚焦新时代,承担新使命,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对李铎先生书法成就和艺术历程的研究,广泛团结全国的书法家和诗书画艺术爱好者,以榜样的力量为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李研会将时刻牢记习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书写时代正大气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最后,李少青会长以一首自创缅怀长诗《慈父千秋》结语:
悠悠渌水,湘东流淌。易家渡口,童年梦想。牛背之上,星空仰望。勤耕苦读,不负爹娘。瓷店学徒,艰辛倍尝。家乡解放,从戎扛枪。军旗猎猎,行军打仗。遵纲守纪,楷模堪当。屡立军功,光荣入党。听党指挥,斗志昂扬。秉烛夜读,珍惜时光。军校深造,素质增强。留校任教,使命担当。奉调军博,解说班长。舞文弄墨,转换多岗。临池不辍,书法徜徉。西湖冷泉,对联题榜。零的突破,信心大涨。勤学苦练,如痴如狂。郭体入手,颇具声望。遍临碑帖,博采众长。理论实践,相得益彰。著书立说,阐发思想。能诗善画,书学营养。继承发展,临立变创。魏隶入行,古拙雄强。苍劲挺丽,雍容大方。风规自远,舒展流畅。挥毫泼墨,助力国防。热心公益,大爱无疆。报效桑梓,心系家乡。助学赈灾,慷慨解囊。立场坚定,爱国爱党。政协书协,比肩栋梁。不辱使命,率团出访。捍卫主权,维护形象。提携后学,萦绕心房。家国情怀,跃然纸上。德艺双馨,磊落明光。新闻联播,题字众赏。北京地铁,水墨流光。名山大川,馆阁楼堂。墨迹遍布,南北大江。艺坛巨擘,威声震响。吾侪之缅怀兮,若学子之爱师;愿慈父之永安兮,耀千秋而未央。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名誉会长陈士富在讲话中深情回忆起在军博与李铎先生一起工作五年的难忘岁月,缅怀和感念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名誉会长苏士澍专门发来了信函,并题写了《文脉传承》四个大字。苏士澍先生在信中说:“李铎先生是我国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是书法界的巨擘,他以卓越的才华、独特的理念和深远影响 ,赋予了中国书法新的生命力。在李铎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我们共同缅怀他,追思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有特殊情况,我今天不能与会,感到十分遗憾,特向追思会发去我的信函,以表达我对李铎先生深深的怀念和敬意!我们要学习李铎先生的高尚品格,学习李铎先生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深入探索,学习李铎先生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精神。李铎先生是当代书法艺术界标杆儿性人物,享有崇高声誉和深远影响,李铎先生的艺术精神和书法作品将永载史册。今天的追思会对我们既是一种缅怀,也是是一种激励,李铎先生没有走,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之后,由陈士富名誉会长和李少青会长共同展示了苏士澍主席的书法作品。陈士富和李少青为新任名誉会长李玉赋颁发了聘书。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外交部副部级大使胡正跃、中国文联办公厅原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罗杨,中国书法家协会党总支原副书记、中国书法出版社总编辑、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连江州,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苗培红,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维权委员会副主任、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张坤山,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北京市职工书画协会会长、北京西城文联副主席兼美协主席纪清远等嘉宾先后发言,深情表达对李铎先生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苗培红先生
李铎先生的弟子代表、著名书法家苗培红先生在会上做了题为《高山仰止,师恩难忘》发言。他说:2020的秋天,敬爱的李铎先生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今天,我和各位领导、同道好友及先生亲人,怀着同样的沉痛心情,一起来缅怀这位当代书法大家。
三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总浮现于我的眼前。师恩绵绵,追思无尽;千言万语,难表寸心。择其要,我谈五点感言:
一、李铎先生的书艺在当代是登峰造极的
李铎先生是一位坚守传统,弘道养正,享誉国内外的书法大家。他勤耕砚田,孜孜以求,上窥篆隶魏碑,下习唐后诸家,在70多年的博采广集、体悟通变中,自创高格而独步天下。先生常以魏隶入行书,衍化出古拙沉雄、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书法抑扬有度,层次错落,潇洒出尘,刚劲雄强。若仔细观摩,虽汪洋肆意,笔走龙蛇,而法度尽在其中。取法之广,融汇之妙,用笔之奇,一片烟云画戟凝成自家锋芒。观其书,自有一种挽天地正气于毫端,集宇宙万象于胸中的气概。
他的作品内蕴感情,外修文采,粗犷豪迈,遒劲有力,与其戎马倥偬正好相得益彰。李铎先生擅作榜书,愈大愈妙,力透纸背,熔古铸今,出神入化,无人可及。这是他的书法创作顺应时代审美所致,更是他性情禀赋的自然流露。他是雅俗共赏审美之路的成功实践者,其书法既具有专业性,为业界人士所称道,又具有美观性,深受社会大众所青睐。可以说,他的书法上达阳春白雪,下接凡人地气。他在长期的书法艺术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恣意纵横、大气磅礴的艺术特点。他的作品不张扬,不做作,在心平气和当中展现精致,达到了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众所周知,他所书的《孙子兵法》宝典,创造了现当代书法史上观展人数之多、出席层次之高的空前规模。他无愧于当代书法大家之称谓。
二、李铎先生的品格在书坛是有口皆碑的
李铎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令人敬仰的长者。他以卓越的的书法艺术成就而名播天下,自然而然成为军中翘楚乃至全国书坛的帅才,引领着一辈辈从书者执着追求,拼搏向前。他对我多年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历历在目。他为人正派,处事厚道,不疾不徐,一生钟爱书艺,心无旁骛,笔耕不辍,忘我创作。他心胸开阔,豁达直率,真诚待人,乐于成人之美。他睿智机敏,识人辨才,甘当伯乐,扶持后学。他生活节俭,不喜奢华,历尽沧桑苦难,感悟人生真谛,不曾轻易浪费一笔一纸。他将书法人生境界的“真、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人正笔正,以身示范,为我们这些跋涉跟进者在为人处事、研学作书上皆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楷模。只要是真正了解先生之人,无不对他交口称赞。
三、李铎先生的才华在同侪是超迈卓越的
纵观李铎先生的一生,是高歌猛进的一生,是才华横溢的一生。他不仅习惯于书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在深研历代书论的基础上,注重阐发自己在书学理论方面的思考,并颇有建树。他的才华集中体现在其晚年亲自编撰的《李铎全集》之中,这是他一生的艺术结晶,也是其生命的又一闪光点。
《李铎全集》系统总结了他的艺术人生,汇集了其70多年书艺生涯成果,前4卷为书法绘画作品集,收录书法绘画作品463幅、约800件,第5卷主要收录相关文集,包括常用印章182方、自作诗词263首及理论著述、专家评论等。全集出版为当代书法艺术创作与研究提供了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资料,也为艺术品赏鉴提供了可靠范本。从中可见,李铎先生除在书法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外,还在诗词、绘画、治印、治砚、书画鉴赏等方面也具有精深的造诣。他在艺术领域的多面性是难能可贵的,在同侪书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四、李铎先生的善举在当下是惊世骇俗的
“感恩、奉献、报答” ,是李铎先生经常念叨的字眼。他怀着对军队深沉的爱,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先后分3次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献作品、收藏品,共约1万多件(套),其价值不可估量。他创造了书家无偿捐赠的最高纪录。作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热心公益有他,扶危救困有他。其以李铎名义设立的500万元奖学助学基金,资助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子。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先生也捐赠了大批善款。这在如今“金钱至上”的环境下,是令许多人难以置信的。先生在耄耋之年,依旧戎装在身,十多年无数次参与“走基层、送文化”系列活动,先后走进社区、课堂、农村、企业、军营、革命圣地,用其高尚的价值取向人们诠释出人品与书品的关系。让人不得不感叹,他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五、李铎先生的教诲令弟子是永生难忘的
李铎先生甘当人梯,奖掖后学,桃李满门。对弟子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曾教导我,学书必须经历“临、立、变、创”四个阶段。“临池学书,须手、眼、心三者俱到。”常谓:练手容易练眼难,练心更难。凡手上功夫不力者,必点画轻浮,筋骨软弱,了无生气;若眼力不济,莫辨高低优劣,虽勤,便书万纸,亦难脱俗;而心力不到,无通达睿智之思,无高深学养之基,无超拔奇妙之才,无精察善鉴之能,更难彻悟真谛成就大家。李铎先生在《论书断语》中对书界同道的叮嘱与勉励,让人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回望来路,他以笔立心,以书弘道,翰墨抒怀,写尽丹心,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军队的书法事业,献给了国家的文化事业,不负军旅书法家的使命担当。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李铎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最后,我用一首诗作结:
情丝绵长思无穷,每到寒秋忆逝翁。
翰墨百年难出右,书坛诸强岂争雄?
从戎报国丹心证,德艺双馨君子风。
尽献珍藏铭纪史,凌烟浩气贯云空。
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维权委员会副主任、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张坤山先生
著名书法家张坤山先生在会上做了题为《英名传百世,书艺播万家》的发言。他说:
今年是著名书法大家李铎先生离世三周年,先生虽已远去,但他在当代书法领域的杰出贡献还深深被艺术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怀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界出现了徐悲鸿、齐白石、潘天寿、林风眠、吴作人、李可染、傅抱石、黄胄、李苦禅、吴冠中等代表性人物,书法界也涌现出了林散之、沙孟海、王遽常、舒同、启功等大师级人物。李铎先生和他们一样,以其巨大的影响力,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平,给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墨迹和艺术思想,他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铎先生七十余年的翰墨春秋,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敏锐的艺术感悟,不断地在传统的沃土里兼收并蓄,融汇化合,独辟蹊径,开拓出了一条具有鲜活艺术生命的风格趋向,深为专业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李铎先生的书学道路宽博广泛,他对古人继承与发展的深度融合,将秦汉北碑的古典厚重和凝练质朴,浸润于其书法中,是其书法积淀的源头,他将明清以前的翰墨经典,统统囊括在了他的视野之内。碑书的高古朴茂、天真自然,唐楷书的气量法度乃至唐文化大格局的思想熏陶等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至于唐以后的米芾、苏东坡、黄庭坚、徐渭、王铎、康有为等等他也作过艰辛探索。
李铎先生的可贵,不但在于他对传统认识深刻,更在于他对传统抱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确信传统的地层里有无比丰厚的养分,但只有勤奋耕耘,博采众长,才能获得滋养。他对书法的继承纵横面宽、领域深邃,能够在厚积薄发的作用下集古人于一家脱颖而出,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创造出自己的风格面貌,构筑起厚实丰满的传统堡垒。
李铎先生的书法体现着雄浑之美。所谓雄浑,即作品的博大沉雄,质朴大气,具有鲜明的阳刚壮美之风。李铎先生说过:“我喜欢阳刚大度,喜欢壮志凌云之气,喜欢博大雄浑之风,喜欢跌宕起伏之变化。”他为张家界黄龙洞题碑刻石创作的,“绝世奇观”四个大字,字径超过一米,尤如横空出世,古茂苍茫,厚重至极,令人惊叹。其势开张如天马行空,其态奇逸如游龙戏海,其韵瑰奇如风云跌宕,其雄美壮观如泰山五岳之尊。李铎先生书法的强烈张力与富于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磅礴放旷的气息以致奔逸的势态,明显地呈现着雄浑博大的书风,这是他个人书风基调的高度凝练。
碑帖交融互补是李铎先生追求的目标。明清以前书家多浸润于帖学,自清代包世臣、康有为等力倡碑学,使书坛成为碑帖双璧。其后书家们不再满足于或碑或帖的单一创作模式,不少书法巨擘开始创立碑帖结合之路,如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徐渭、傅山、王铎及民国以来的于右任、林散之、沙孟海、王遽常、谢无量等。李铎先生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传统为基,以碑帖为师,以碑帖互补为其创作研究方向,既不陈习古人,亦不受束当代,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的书学之路。他将碑版中古朴厚重、奇崛生辣的内蕴与温情雅逸、散淡简远的帖学特征融汇化合,以朴华交融的审美态度进行碑帖互补,以写碑的用笔和结字方法去写帖的韵致逸情、平和气韵,故其书法有了更高的升华,用笔更加老辣纷披,结字更加自然开张,布局更加奔放纵肆。
李铎先生深感“书无情趣,有形无神,望之索然,岂能感人” 。神韵的达到,必须是形神、刚柔、虚实、动静等对立统一元素的高度完美结合。李铎先生崇尚博大,同时也喜欢拙朴。所谓“拙者巧之极,奇者正之华” 。他认为书画同源,故喜欢用中国画创作的意匠规律,尤其是他本人似奇反正的神思妙想运用于书法创作,纯出自然而不矫揉造作,匠心独运而不逾越法度。李铎先生曾说过“一落笔就要防止千古后人的责备”与苏东坡说的一落笔便作“千秋之想”完全是一个意思,是艺术家的艺术责任,在“可贵者胆” 、“所要者魂”的无畏精神下,体现了一代艺术大家的思想情怀和美学观念。李铎先生的经典之作,仅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类形容是不够的。李白赞怀素的“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才是最好的写照。
李铎先生的书风书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无论名山大川,还是重要机构,无论楼堂馆所,还是大街上的招牌匾额,尤其在北京,到处可见李铎先生的字迹。李铎先生的大字,有千钧臂力之概,有百万雄师之姿,顶天立地,开张伟岸,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其用笔苍茫老辣,气息沁人心脾,章法松缓自如,墨色枯湿参差,线条盘龙蜿蜓。写小字则韵含百态,迭宕清雅,给人以壮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梳理李铎先生对当代书坛的贡献,便清晰地感受到,除了他对历史、对部队、对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提供的大量墨迹外,他还甘于奉献,慈善为怀,经常捐钱捐物,支援灾区的人民和服务于各种公益事业。当然,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其书法创作和学术理念,正在引导着年轻一代书家的成长进步。他坚持传统,崇尚经典,张扬个性,勇于创新的创作观念及其“临、立、变、创”的理论总结,正在当代书坛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是一代大家,“英名传百世,艺术播万家”,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永远被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所景仰所传颂。
中国文联办公厅原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罗杨先生,以《致敬大师》为题做了发言。他说:
当代中国书坛如果没有李铎,就会缺少许多翰逸神飞的光彩。
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的生命可以超过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艺术的生命是无限的。书圣王羲之已经离开我们1700百多年了,但是《兰亭序》却可以穿越时空,至今仍闪烁着迷人的魅力;李铎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是他的书法艺术已成了生命之外的生命,至今仍照耀着当下的书坛,他的作品也成为当代书法的经典。
李铎先生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往返,从而获得了对传统的认知和把握,同时他又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师古不泥”创造出新的变化,“自出机杼”创造出独特的风格。书法成为他人生中的一道彩虹,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在当代书坛取得了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就,无疑李铎先生成为当代书坛上无愧的大师。先生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书写技巧上达到了高超的难度,为当代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穷尽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获得了众望所归的荣誉和地位。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李铎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人格和人品;传承他的艺德和艺品;从而推动书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原副部级大使)发来了信函:
尊敬的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李少青会长:
李铎先生生前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我们国家不少驻外大使馆都有张挂他的墨宝。我跑的国家比较多,串联起来,脑子里便会闪现出一道以李铎先生作品为特色的、展示中华文化的亮丽风景线。二十年前,我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工作。中马两国一九六四年建交。我之前的八任大使都在使馆本部生活、工作和会客。我赴任之前向部里申请到一笔经费,主管部门同意我馆在当地租用一座大使官邸。为此,我们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在吉隆坡市中心找到了一处闹中取静的院落。这是一座两层欧式建筑。装修非常考研。宽敞的会容厅和整洁的院子都非常适合开展对外活动。唯一要加强的是墙面上需要有份量的书画作品。当时,黄永玉黄老特地为我们创作了一幅丈二匹的《故乡荷塘》图。我在部里的收藏室中又找到了一张李铎先生的同样是丈二匹的书法作品,内容是朱熹的诗句。行书、大字,气势磅礴。这张作品是二零零一年李铎先生在一次笔会中为外交部创作的。黄老的画和李老的字,放在官邸大厅中央,同样尺寸,一左一右,一书一画,珠联璧合,相映成辉。特别赶巧的是,黄老的落款是湖西黄永玉,而李老的落款是湘东李铎。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官邸也从租用变成了购置。大使已经换了好几任,家私和摆设也有一些更替。唯独墙上的美术作品一如往昔。黄永玉先生和李铎先生的大作始终是各方嘉宾注目的焦点。无数人在此驻足观赏,拍照留念。驻外使领馆是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一代代艺术大家都为此作出过贡献。李铎先生是其中的一名代表性人物,其奉献精神值得为我们大家永远铭记。二十年前,我在离任回国前请当地摄影师为历代艺术家们留给使馆的作品一一拍照,并制作成收藏证书。回国后部分已转交本人或者他们的后人,有的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完成心愿。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将给李铎先生的收藏证书转交给少青会长,借以共同缅怀我们尊敬的一代书法大家李铎先生。
马来西亚大使馆悬挂的黄永玉先生的丈二匹《故乡荷塘》
马来西亚大使馆悬挂的李铎先生书写的丈二匹书法作品
追思会现场:
李少青会长和小学班主任孔维毅老师互赠书法作品,其他嘉宾也纷纷登台展示了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
著名主持人吴大鹏主持了追思会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李少青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与会嘉宾合影
参加追思会的李铎先生的弟子合影
纪清远先生夫人展示当年李铎先生书赠纪清远先生的作品
追思会结束后李铎先生的部分弟子合影留念
纪清远先生夫人展示纪清远先生为李铎艺术研究会的题词
中国书法家协会党总支原副书记、中国书法出版社总编辑、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顾问连江州先生发言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李铎书法艺术研究学会名誉会长李玉斌先生发言
陈士富名誉会长和李少青会长为新任名誉会长李玉赋颁发聘书
李铎先生追思会现场
(责任编辑:靳朴)